您的位置首页 > 甘肃自驾游

来吧,来一场不被定义的

发表于 2025-08-27 16:03:05

        哈喽,依然是你们的好朋友龙龙,这次呢,我带给大家的是一个神奇的土地,每当我驻足在状似如意的甘肃地图前,望着这块地处祖国腹心地带的土地,思绪万千,心神摇曳。千年前的记忆,在那一刻忽地被激活。在这伏羲女娲的故乡,遥想周秦汉唐,中7/463文明之花曾在此地灿烂地怒放,几度桑田,几度牧场;长城南

北儿番征战,几多白骨。忽而是汉妾辞宫,公主和亲;忽而是番王来朝,纳贡称臣。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在这片雄浑荒蛮的土地上,在铮铮作响的金戈铁马厮杀声中,在长城的巨大背景下竞相上演。宝窟重重,驼铃隐隐,雄奇而又神秘,怎能不让人去顶礼膜拜它的苍茫?秦时的月,汉时的关,怎能不让人惊叹于它的厚重?霍去病持剑远征,张骞西行凿空,玄奘远赴天竺寻求佛法,西路军慷慨悲歌气贯长虹,播下革命的火种。只有这里-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才有如此的大气势、大底蕴和大厚重。如今,秦汉的枪矛和大唐的铁骑,烽火和旌旗都已淹没在历史的尘沙中了,历史的白描终又回到现实的绚丽中。也许它没有江南的妖娆多姿,风情万种,可是它却带着西部独有的自然和纯真、坚韧和粗犷。除了版筑的长城,断壁和残垣,这里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既有银装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绿洲,还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浊浊黄河水,万曲千弯,以它的浑厚塑造了我们民族的魂魄;河西走廊,向世人展示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和雄壮;甘南草原,碧绿的草坡,一方荡涤心灵尘埃、解脱世俗束缚的乐土;巍巍祁连,“青山不老,为雪白头”,幻化出一条条激越的河流,像弹拨高原的琴弦,构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天然图画;陇南山地,林莽葱葱,万壑千岩,飞瀑湍流,岚气苍翠;陇中黄土高原,千百个沟壑梁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其雕琢得雄奇壮美。这就是甘肃,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只会让你惊诧,只会让你赞叹,只会让你赏心悦目,只会让你美不胜收。让我们一起踏上这片土地,去聆听历史的遗音,去欣赏它独有的风姿,去感悟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而伟大的巧妙组合。

       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钥之地和黄金路段。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因古设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简称“甘”;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肃”;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古时称“陇西”、“陇右”。现代的甘肃人自己更喜欢把这片生活的热土称为“陇右大地”,很多人都因从“陇上”走过而牵念着这片土地。

让我们回溯到远古的甘肃,你看到的是汉族的祖先在丰茂的黄土大地上捕猎、耕种的景象,伏羲在教人渔猎,黄帝在带领羌人劳作,大禹治水在此路过。秦汉之际,甘肃即已显出“大山乔林,连跨数郡”,“山水清丽,竹木蓊郁”的秀美风貌。其实,据地质学考证,甘肃的自然环境在远古时代还是比较适合人类居住和耕作的。那个时候,黄土高原上和暖的阳光,潺潺的流水,碧绿的草坡,人们快乐地逐水草而居,来了又去了。好景不长,西汉之后,甘肃各地虽然曾数度被少数民族所占据,但由于中原先进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的传人,移民实边规模的扩大,垦荒面积的日益增加,森林不断被砍伐用作盖房或薪柴,天然植被从未得到根本的恢复。甘肃各地特别是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地理环境面貌日趋恶化。这也正是一堂生动的环境教育课程,游人们只有了解这样的变迁过程,才会对地球村村民的身份加强自我认知,才会自觉地产生出保护的责任和使命感甘肃的地貌具有大开大合的气势,黄土、大漠、草原、戈壁雪山与溶洞,游牧、骏马、骆驼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眼中约定俗成的甘肃的特征性存在,甚至有“陇头流水,其声鸣咽,遥望秦川,肝肠寸断”的悲戚之音。其实,多彩的甘肃汇集着千姿百态的山川河岳,是一片美丽的土地。甘肃居祖国的西北边陲,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处,东邻陕西,西连新疆、青海,南依四川,东北与宁夏毗邻,北靠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带。

        好的,今天甘肃的介绍就先到这里,明天会为大家具体介绍甘肃的地形地貌,各位朋友准备好,和我一起去吹自由的风吧!!